泥土手記

Saturday, September 15, 2007

寫作時之三 --- 鑰匙

寫作時,我處身一條沒有盡頭的走廊。走廊兩旁,各有一排形狀不一、顏色不同、素材相異的門。走入那一道門好呢?有些只有半個人高,形容趣緻可愛;有些門扉半掩,迎人入內;有些用鐵鏈重重鎖著,拒人千里之外;更有些,門上繪著張牙舞爪的怪獸,只望一眼也讓人心寒。我摸摸口袋,那條匙還在。我一直知道它的存在,也知道,有了它,我可以開啟這裡每一道門,只怕我沒有勇氣,只怕我不願意打開……

Sunday, September 09, 2007

我與工作的拉扯 - 讀四代香港人

我,三字頭人,在呂大樂筆下,是香港第三代人。

《四代香港人》是呂大樂2007年的作品,也是進一步出版社「一步十年」系列小書之一。在這本書中,呂大樂指香港有四代人。第一代在二、三十年代出生,年輕時歷過戰亂;第二代是戰後嬰兒,即1946-1965年間出生的一代;第三代是1966-75年代,第四代,則是1976-1990一代。

第三代,在呂大樂筆下,是不出頭的一代。在職場上,他們被壓在戰後嬰兒之下;在社會經濟上,他們的購買力不足以影響大局;在政治和當代歷史的論述上,他們長久備受忽略。而他們有一個共同痛苦經驗,就是在事業起步(甚至尚未起步)階段,便遇上宏觀社會經濟環境大逆轉。職場生涯的轉變,令三十世代不得不反省工作價值。一切戰後嬰兒覺得是理所當然的事情,迅速在三十世代眼前消失。

我是第三代人。八九民運那年上大學,九四年畢業。畢業後,我在政府工作,任職社工。在我第一份工作中,我常接觸社會上的基層人士,看到許多人的生活捉襟見肘,在社會邊緣掙扎求存,而我這個剛剛畢業的黃毛丫頭,卻能掙得每個月近二萬的收入。我常覺得自己的人工太高,身邊同事卻不以為然,他們都覺得自己是應得的,也好像並不覺得工資懸殊有何不妥。工作了兩年後,我離開了政府,另覓工作,離開了社工這一行,人工一再下滑。但畢竟年少氣盛,對工作待遇也不太介懷,只求找到一份有意義的工作,有沒有發展和升遷機會也是其次。而且,相對社會上許多人來說,我的工作待遇其實已很不錯。

後來,宏觀社會經濟的情況,確實讓我不斷懷疑工作的價值、待遇之可疑。在個人努力之外,好像還有其他力量,左右個人事業發展和社會經濟情況。比我早五年出道的,和遲我五年出道的,雖然都是香港第三代,待遇就有霄壤之別。比我早五年出道的,踫著香港的移民潮,很快便能升遷,坐上管理層的位置;比我遲五年出道的,踫上金融風暴經濟蕭條,人工一減再減,福利一削再削,合約化、雜散化層出不窮,他們承受的創傷,比我和我之前的世代更甚。我夾在其中,既不像早出道人那麼容易,又沒經歷遲出道的艱難。因此,踫到早出道、享有中等偏高收入的而自視甚高的一群,我總嗤之以鼻;對於遲出道而在職場飽受挫折以至剝削的一群,我又深感同情和無奈。

工作,特別是在機構、組織內的工作,也讓我困惑、生疑。近十年來,在金融風暴後,不少機構均經歷了多次改組,管理文化滲入機構管治,內部架構也不斷重整。過程中,管理層和員工的張力甚為明顯。而所謂「資源增值」、「成本效益」、「加強問責性」、「強化管治」等等,許多時候只是一個空話,到頭來不過是有權的話事,無權的基層同事,往往只有招架和埋怨的份兒。在一個機構裡,獨善其身是不可能的,但要達致改變,卻又談何容易。許多時候,所謂的有意義工作,其實是花了許多時間、許多精力在無聊無味的人事周旋,以為是尋求公義,卻原來在兜兜轉轉。一種無力感、無能感在機構內,也在我體內蔓延。

既然工作不足以界定人的價值和意義,既然機構的工作又那麼多制肘和限制,我就有需要認真想想自己的位置。過去幾年,我常想工作的價值,和自己的出路,不勝苦惱。

在這個時期裡,有兩本書,影響了我對工作的看法,一本是《樂在不工作》、一本是《愛上工作》。另文再續。

Friday, September 07, 2007

小英

小英剛從四川來港開會,順道探望我們,給我們捎來四川的地道辣腐乳。我也預備了一份玩具,給她的女兒。

和小英踫面,感覺怪怪的。跟小英並不熟,見面才只是幾趟。但過去兩年間,我和來自不同學校的學生一起看小英的日記、讀小英寫給哥哥的信、看她的生活照、聽她童年的夢想,卻不下數十次;和別人介紹我們中心的工作,也常把小英掛在嘴邊。

我總感到,我和小英之間,有種朦朧的連繫,讓我感到親切。我們年齡相差不遠,她比我小兩三歲;和我一樣,她也有個四五歲的女兒。九三年十一月十九日下午一時多,我在做什麼?那時我還未畢業,仍然稚氣一臉。或許正在實習,匆忙吃著午餐;又或許正在校園蹓躂,無所事事。那天我姊姊生日,但大概我們也沒有慶祝,我們都不來這一套。搜索枯腸,總想不到那天做了什麼,發生了什麼事。然而,在不遠的深圳,隔著一條深圳河,小英卻發生了一件一生都不能忘記,且驚心動魄的事,徹底改寫了她的一生。

小英是九三年深圳致麗工廠大火的倖存者。這場大火發生在一間港資的玩具工廠,當時工人正在生產一批意大利國際品牌的玩具。我看過這件玩具,是一隻粉藍色,今天看來款式有點舊的象公仔。這場火造成87人死、51人傷,小英是傷得最重那一個。因為這場火,她前後動了三十多次手術,臥床多年,並分別把左腳掌和部分手指切除,全身留下永不能磨滅的疤痕。

事隔十多年。今天,小英已康復過來,拄著拐扙,行動也算自如。除了己榮升媽媽以外,她和哥哥成立了一間殘疾人中心,專門幫助和她一樣,因為工傷而傷殘的工友,工作忙得不可開交。

我和小英結緣,始自前年。那時,我們正籌備成立互動教育中心,預備中心的主打活動。設計這個活動的藝術工作者問我們,哪些故事觸動了我們,讓我們留下深刻印象。我的同事分享了小英的故事。就這樣,我們定了活動的腹稿,就以小英的真實經歷為藍本,透過劇場手法,讓學生進入一次互動探索之旅,一步一步,呈現小英的故事。

這個活動帶來我很大的震撼。我雖然已多次參與,但每次聽到小英童年的夢想,聽到當中的艱難、盼望和樂觀,仍然鼻頭一酸,眼眶就濕潤起來。還記得在初演時,有一次小英也在旁觀察,我緊張得不得了,也沉重得不得了。我很擔心小英的反應,生怕我們又一次揭開小英的傷疤,讓她的傷口淌血。小英倒表現得很鎮定,還在活動後跟同學談了好一會。我看到,和我一樣,同學也被小英的遭遇震撼。一種特別的思緒和情感重量,在這個房間沉澱。

這個活動已進行超過一百三十場。小英的艱難、小英的勇敢、小英的樂觀,連帶故事背後所反映的全球化現象,在過往兩年是我工作的其中一個重要主題。那天,我給小英送了一份玩具,又是中國製造的。她的打工故事,以不同的方式,透過不同的人,還在重演。我十分感激小英, 願意分享她的故事,和她的日記、她的信件、她的相片、她的物事。

我想,小英故事的力量,來自於真實:真實的人、真實的事、真實的情感。力量從來不是來自虛飾和矯情。謊言和宣傳縱或能影響人,也是軟弱無力。唯有真相、唯有真誠,才能持久,才能真正帶來改變。

Tuesday, September 04, 2007

讀《成為一個人》

在什麼情況下,人會變得更好?卡爾‧羅哲斯在他的著作《成為一個人》中,探討治療關係的本質、目標和過程。羅哲斯是二十世紀重要的心理學家,他發展出以人為本的心理治療學說。在這本書中,他提到五個治療關係的基本條件。當這五個條件都齊備時,當事人都會改變,並且變得更好:

1. 第一條件是覺察到難題的存在,而這個難題對當事人來說,須是嚴肅而又重要的。當事人可能已扭盡六壬,動用了他所有固用的資源,但仍不得要領。如此,一種想要改變、想去突破自己固有框框的慾望,由然而生。有了這個慾望,改變由是變得可能。
2. 第二條件是和一個表裡合一、心口如一的人發展治療的關係。這個人可以是他的老師,也可以是輔導員。他需能接納自己所有真實的感覺,在與當事人的關係中,表達他真實的一面。他不是一個表象、一個角色、一個假裝的人。相反,他是合一的,他的身體、意識、語言和溝通都是一致的。他可以生氣、可以敏感、可以對某些事情表現熱情,也可以對某些事情表現厭煩。如此,當事人看到一個活生生的模樣,明白到真實的人並不可怕,也能更信任自己真實的感官、真實的感覺,並因而願意探索和信任自己的內在資源。
3. 第三個條件,是治療者感覺到一種對當事人無條件的正面關懷 (Unconditional Positive Regard)。對於社工來說,這個原則是耳熟能詳的,但多少人真正了解其涵義?羅哲斯認為,治療者須能整個地接納當事人,把他當成獨特的個體來接納和關懷,容許他有自己的感覺和體驗,讓他自己決定這些感覺和體驗的意義。有了這個正面關懷,當事人就願意向自身的體驗開放,並自由而自在地探索這些體驗對他的意義。
4. 第四條件,是治療者須能準確地了解當事人的內心世界,並能身同感受地,感覺當事人一切的感覺,包括憤怒、懼怕、困惑,而不會引發自己的憤恕、懼怕和困惑。有了這個同理心,當事人就能克服內心的抗拒和恐懼,而更能探索自己的感受和體驗,並且信任自己,探索自己內在的世界。
5. 最後一個條件,是當事人須能感受到治療者的表裡合一,並同體驗到他對自己的接納和理解。唯有如此,治療者的正面作用,才能傳達到當事人身上,而有意義的改變和學習,也才會發生。

硬啃了羅哲斯這本四百多頁的書,其中最深刻的,是他提到的這五個條件。這些條件可以存在於一切關係中,不獨是治療師與受輔者,也可以存在於家庭關係、師長關係、教學關係、同事關係、夫婦關係,不一而足。而這些關係的目標,都是讓關係的雙方變得更好。這個「更好」不是由治療者單方面決定,好像羅哲斯所說,治療關係的目標,是讓當事人「成為一個人」。這個「人」拋開了表面的形象,離開了外在的「應該」,不再為了取悅別人、迎合別人而生活。相反,他會信任自己的感受和體驗,不再以諸多的防衛機制扭曲自己的感受和體驗,更加活在當下,也能信任自己的內在評價,他更接納自己,也能更接納其他人,並且能夠發揮一直蘊藏在他
裡面,澎湃創造的一面,參與人類社會發展的工作。

這種想法其實很具挑戰性。在我自己成長的過程中,我多用外在的準則來界定自己,鮮有如實地探索自己的體驗和感受,並信任自己的內在資源。好像面對潘朶拉的盒子,我們對自己的內在挺不信任。因為接納不到自己,我們與其他人也有許多隔膜。我們安於扮演一些角色,以為滿足了外界期望便已功德完滿,也不願和不敢表裡一致地生活。我們是這樣的人,我們的社會也就滿是宣傳和謊言。

成為一個人,一個真實的人,相信自己的價值,信任自己內在資源,這是這本書的其中一個主題,也是羅哲斯給我們的一個提醒、一個挑戰。